查看原文
其他

权力之藤:现实下的荒诞与反思

zbs8270886 作文与课件
2024-12-07


权力之藤:现实下的荒诞与反思

在当今社会,权力仿佛一条无形的藤蔓,缠绕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但很多时候,它带来的并非保护,而是束缚。

近期,南方系媒体的一篇报道,针对一些银行以反诈之名过度管控个人银行账户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

指出这种做法会导致公众对银行失去信任,进而对存款安全产生疑虑,甚至影响人们是否愿意将钱存入银行。

然而,这篇站在民众立场的报道,却意外引发了一些人的不满,他们指责南方系媒体名声不佳,认为其发布此类评论别有用心。



但事实究竟如何呢?


首先,这篇评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南方周末基于近期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所作出的客观评价。

11月29日,广东东莞一名中年男子在银行遭遇尴尬一幕,他儿子从上海转账给他,他前去取款时却被要求证明资金来源。

这位中年人愤怒地质问:“卡里的钱是你们银行行长的吗?不是,是我的钱,可我的钱我为什么取不出来?”

仅仅隔了一天,11月30日,辽宁一名女子去银行取5000元,竟被要求“丈夫到场”并证明夫妻关系。

原因是“女子的卡正好命中模型”,即被反诈系统识别,导致手续繁琐。

核实了半个多小时后,女子才得以取款。

同一天,河北邢台的一名女子因丈夫住院急需用钱,去银行取2.5万元,却遭到员工的反复盘查,甚至被当作罪犯一样对待,这让她感到难以接受。


这些案例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如果取钱是为了住院,尚且如此麻烦,那么如果取钱是为了旅游,是否还需要提前提交旅游规划,并开具成千上万张消费发票呢?

这样的服务,简直是对“添堵”二字的最好诠释。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首要职责是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提供便捷的服务。

然而,在反诈的名义下,一些银行却将这一职责转嫁到了客户身上,让客户承受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损失。

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银行的职业操守,也损害了客户的合法权益。

正如一句老话所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银行既然收取了客户的存款利息,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看似荒诞的操作背后,是否真的只是为了防诈骗那么简单?

恐怕并非如此。

有报道称,一名男子去银行提前还清全部贷款,却遭到柜员的阻挠,必须按照银行的流程提前45天申请。

男子看穿了银行的小心思,直接告诉银行,如果现在不让他还钱,等以后他没钱了还不起房贷,责任要双方共同承担。

同时,他还表示要拨打12345反映问题。

结果,柜员立刻表示可以“申请一下”,没一会儿,还款的“名额”就有了。

这不禁让人怀疑,银行是否真的在为客户的利益着想,还是在为自己的KPI操心?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运营商身上。

福建泉州一男子带着户口本和户口注销证明去帮过世的父亲注销电话卡,却连续四次被拒绝。

营业员要求他证明“你爸是你爸”,这样的要求简直荒谬至极。

直到男子拍下视频发布到网上后,营业员才终于帮他办理了注销手续。

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运营商的声誉,也侵犯了客户的合法权益。

更为讽刺的是,我们明明都在使用实名制的手机号,但骗子却能够使用虚拟号进行诈骗。

运营商在能够检测到诈骗电话的情况下,为何不直接封掉这些号码?

为何不顺藤摸瓜将诈骗的源头一网打尽?

反而让实名制成为了普通人的枷锁,而骗子却能够逍遥法外。

这样的现象,不禁让人对运营商的监管能力产生质疑。

综上所述,当银行的“防诈”变成了繁琐的证明之旅,当运营商的“实名”成了对普通人的束缚,而骗子却如鱼得水时,我们应该深刻反思:

这难道就是当初我们追求的目标吗?显然不是。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力度,规范银行和运营商的行为,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也需要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学会识别诈骗行为并及时报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便捷、和谐的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



最新热点


吴柳芳粉丝激增600万,而管晨辰选择关闭评论功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作文与课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